[2021-12-31 15:19:56] 简介: 很多时候,常听人们说到“内存颗粒”,其实这是港台地区对内存芯片的一种称呼(仅对内存),其他的芯片,港台则称为“晶片”,两者的意思是一样的,至于大家怎么称呼,看个人习惯了。晶圆,一般有6英寸、8英寸及12英寸规格不等,晶片就是基于晶圆生产出来的。晶圆上一个小块,一个小块,就是晶片晶圆体,也名Die,经过封装之后就成为一个闪存颗粒。
2018-09-03
近日,在中国颗粒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上,由北京海岸鸿蒙标准物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申报的“颗粒测试相关标准物质的研制与市场化”项目备受专家赞誉,荣获中国颗粒协会科技进步奖,这充分肯定了海岸鸿蒙在颗粒学研究及应用中做出的贡献。
2020-06-03
最近,国产SSD固态盘、DDR4内存条纷纷出炉,内存方面既有来自紫光的,也有基于长鑫存储颗粒的光威弈Pro系列,而且价格也比较实惠,令人振奋。不过,紫光的内存条没有详细信息公开,尤其是
2019-01-07
【TechWeb】1月7日消息,据韩国媒体报道,三星电子日前表示,该公司新设立了“可吸入颗粒物研究所”,探索技术性治霾方案。
2020-09-14
图片来源:Pixabay来源 芝加哥大学医学院翻译 阿金审校 戚译引长期以来,端粒长度一直被视作人类衰老和疾病的重要生物标志物,但大部分关于端粒长度和健康之间关系的研究只调查了
2020-08-31
原标题:杨紫吸金能力变弱?欢瑞世纪剧集\\"颗粒无收\\"营收为负 来源:中国经济网《琉璃》正在热播,背后的出品方欢瑞世纪却交出了一份难看的半年报。8月27日晚,欢瑞发布2020年半
2020-09-02
【一颗高楼大小行星将飞过地球】据科普中国官微消息,据美国宇航局(NASA)消息称,一颗“具有潜在危险性”的“土豆”——2011ES4 号小行星将于 9 月 2 日飞过地球。就在今天( 20
2018-05-31
机械硬盘多张碟片高速运转加上马达产生的热量不可小视表面温度接近50度绝对是机箱内部除CPU、显卡外的发热大户,不过好在SSD的诞生彻底改善了这一困局SSD以闪存颗粒代替了传统的机械结构从根本上降低了数据读取的延迟大幅提升读取速度。同时由于结构简化以及尺寸缩小本身的发热量也明显降低。因此综合各方面来看选择SSD都是不二的选择。
2020-07-02
来自Digitimes的最新报道称,尽管整体来看,整个三季度的闪存价格预计保持平稳,但TLC(3bit/cell)芯片则面临越来越大的下行压力,这主要源自消费需求的放缓。由于SLC/MLC颗粒造价高、
2020-08-24
原标题:不可思议!科学家称银河系可能存在超1000亿颗“流浪行星”8月23日,据外媒报道,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表示,银河系中可能漂浮着超过1000亿颗“流浪行星”。历史上天文学
2020-07-23
随着国产半导体行业不断加大研发、生产力度,面向PC个人电脑的内存、SSD硬盘存储产品今年终于迎来巨大的突破,合肥长鑫的DDR4内存芯片、长江存储的NAND闪存芯片均大规模出货,各
2020-06-15
原标题:SpaceX成功将第9批58颗Starlink卫星送上太空,总计已有538颗在轨运行 SpaceX 6月13日在推特上宣布,其猎鹰9号运载火箭已成功发射58颗Starlink卫星和3颗Planet公
2020-08-18
去年,世卫组织的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人体不太可能吸收大于150微米的微塑料,估计对较小颗粒的吸收也有限。极小的微塑料颗粒的吸收和分布可能较高,但这方面的数据极其有限。现在,
2020-07-21
在进入20nm节点之后,内存工业也面临着CPU工艺一样的制造难题,微缩越来越困难,制造工艺复杂,导致内存成本居高不下。如今7nm以下的处理器用上了EUV光刻机,内存很快也要跟进了,SK海
2020-09-27
根据世卫组织的统计数据,空气污染每年导致超过400万人的死亡。虽然直径10微米或更小的PM10颗粒也可以被吸入肺部,但以PM2.5为代表的微颗粒物,还是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了更严重的威
2018-05-16
日前,母婴短视频新媒体“贝贝粒”一周年之际,贝贝粒创始人兼CEO鸟巢知得宣布,“贝贝粒”全网用户已突破 230 万,截至目前,“贝贝粒”已制作原创母婴短视频超过 1000 支,每月投放约 100 支,全网总播放数累计已超 12 亿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