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网 > 互联网热点 > 正文

这个AI工具可以做到“鸟脸识别”了,准确率达90%

  • 作者:zccc
  • 来源:网络
  • 2020-07-28 12:04:31

7月28日 消息:配有双筒望远镜和野外书籍的观鸟者可以很好地识别物种,但是他们很难识别鸟群中具体的个体。现在,一种新的人工智能工具可以帮人类完成这项棘手的任务,并且有可能

7月28日 消息:配有双筒望远镜和野外书籍的观鸟者可以很好地识别物种,但是他们很难识别鸟群中具体的个体。

现在,一种新的人工智能工具可以帮人类完成这项棘手的任务,并且有可能为研究鸟类行为提供新的见解。

科学家们首先训练人工智能识别野生大山雀以及圈养斑马雀的标记图像。然后,他们在以前从未见过的同一种鸟的新照片上测试了这个系统。该小组称人工智能正确识别了90%以上的野生物种和87%的圈养物种。

注:图片来自besjournals

“我们的研究表明,即使我们无法分辨出这些个体,电脑也能始终识别出几十只单独的鸟,”该研究的主要负责人安德烈·费雷拉博士说。

“通过这样做,我们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方法,来克服野生鸟类研究中最大的局限之一——可靠地识别个体。”

人工识别鸟类的方法——比如在它们的腿上绑上彩色的带子来区分它们——可能会给动物带来压力,也会耗费研究人员的时间。

AI工具可以提供一种更优的替代方法,但它们仍然需要对大量有标记的图片进行训练。在Facebook使用的人类识别系统中,这不是一个大问题,因为用户每天都自愿上传和标记数百万张照片。但是动物就不太可能分享大量个体的照片。

于是,研究人员通过构建带有摄像机和传感器的喂食器来解决这个问题。他们研究的大多数鸟类都装有电子标签,类似于植入宠物狗和猫身上的微芯片。当传感器检测到其中一个标签时,就会触发摄像头拍照。最终,系统建立了一个足够大的数据集来训练人工智能在野外识别小鸟。

该团队承认该工具有一些主要的局限性。如果鸟类的外观发生变化,比如它们脱落羽毛,它就很难识别它们。但他们相信采用更大的数据集将克服这些挑战。

据称,该系统识别动物个体的能力将改善对鸟类的长期监测,并帮助它们免受气候变化等威胁。对于业余鸟类学家来说,它有一天会成为他们观鸟工具中的另一个有用的工具。

  • 相关专题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也不承认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operations@xinnet.com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免费咨询获取折扣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