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网 > 互联网热点 > 正文

中消协点名得物App 涉及假冒伪劣遭投诉

  • 作者:zccc
  • 来源:网络
  • 2020-06-29 15:02:24

6月29日 消息:今日,中消协发布了《“618”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报告显示,来自天猫和京东各自发布的销售数据显示,大促期间两家电商平台累计下单金额分别达到6982亿元和 2692

6月29日 消息:今日,中消协发布了《“618”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报告显示,来自天猫和京东各自发布的销售数据显示,大促期间两家电商平台累计下单金额分别达到6982亿元和 2692 亿元,双双创下新纪录。

其中,消费维权舆情基本情况方面,在6月 1 日至 6 月 20 日共计 20 天监测期内,共收集“618”相关消费维权类信息 6488460 条,日均信息量 32 万余条。监测期间,消费维权信息虽呈现出曲线波动走势,但每日相关舆情数量较为均衡, 6 月 17 日最多,为 382657 条。

中消协称,监测期内,共收集有关“直播带货”类负面信息 112384 条。每日负面信息量较为平稳,日均在 5600 条左右,其中 6 月 12 日和 6 月 17 日相对较高。直播带货的“槽点”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直播带货商家未能充分履行证照信息公示义务;部分主播特别是“明星主播”在直播带货过程中涉嫌存在宣传产品功效或使用极限词等违规宣传问题;产品质量货不对板,平台主播向网民兜售“三无”产品、假冒伪劣商品等;直播刷粉丝数据、销售量刷单造假“杀雏”;售后服务难保障等。

价格类负面信息方面,“618”期间与价格有关的舆情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受“新发地”疫情影响,部分消费者反映果蔬涨价,有关蔬菜、水果价格以及市场监管部门查处价格违法方面的舆情信息较多;二是网购中价格类舆情大都指向“降价”“拒绝保价”等关键词,网购商品贬值太快引发已购消费者强烈不满。

此外,网购遇假货方面,中消协举例称,监测期内,共收集得物App有关负面信息 8735 条,主要涉及假冒伪劣、鉴定费、优惠券等问题。相关负面信息分别在 6 月 9 日和 18 日出现两次峰值。

  • 相关专题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也不承认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operations@xinnet.com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免费咨询获取折扣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