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网 > 互联网热点 > 正文

深耕区块链可信计算网络,冲量网络抢滩新基建“风口”

  • 作者:zccc
  • 来源:网络
  • 2020-05-08 17:11:58

在新基建的大潮下,区块链+可信计算的解决方案或许会成为解决数据孤岛、数据流通难题的重点投入方向。

在新基建的大潮下,区块链+可信计算的解决方案或许会成为解决数据孤岛、数据流通难题的重点投入方向。

5月8日报道(文/张可)

从中央的部署,到资本市场的热捧,区块链被纳入“新基建”无疑成为近期社会热点。

在业界人士看来,新基建将有望加速重构经济发展与政府治理模式创新,引导实现资源的快速优化配置与再生、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可以说是破解当前全球经济发展难题的有力抓手。区块链作为可信价值互联网,将成为未来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一代数字基础设施将从互联网时代革新为价值互联网时代。区块链技术被纳入新基建范围中,更加表明我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将以数字化建设为主,通过区块链多方共信数据技术,促进数字经济发展。

事实上,区块链技术是一种分布式可信系统,其本质功能是解决信任问题。而在新基建的大潮下,区块链+可信计算的解决方案或许会成为解决数据孤岛、数据流通难题的重点投入方向。

竞跑万亿级“新基建”赛道,区块链迎来新机遇

4月2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首次就“新基建”概念和内涵作出正式解释。国家发改委高技术司司长伍浩提出,新型基础设施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在国家发改委明确的新基建范围中,区块链作为新技术基础设施被正式纳入新基建范围内。此外,5G网络、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网络基础、数据中心等数字基础,人工智能等运算基础,这些新基建的基础性建设和区块链的应用发展能够相互促进。

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区块链应用应从哪些方面发力?

纵观区块链发展历程,其是一种分布式可信系统,技术发展本质是解决信任问题。此前,数据隐私、数据孤岛问题作为互联网时代下避免不了、客观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区块链技术来解决。此外,此次疫情爆发,如何通过区块链技术更好实现信息精准对接,更好实现“数字抗疫”,也成为业界深思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可信计算加区块链,也成为未来解决数据流通的问题、解决数据的可用不可见的重点投入方向。

以国内区块链企业冲量网络为例,其利用可信计算加码区块链信任机制,是可以有效解决互联网时代下产生的数据安全问题。通过区块链跟可信计算技术的整合,通过可信计算+区块链的能力,构建一个多方联合数据隐私计算的平台,让各参与方在不暴露源数据的情况下,在隐私安全、公平可追溯的前提条件下进行一些数据的联合计算。

在此之前,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曾表示,可信计算才能解决区块链安全。可信计算相对于区块链来说,还是一种尖端技术,现在仅仅只存在于科研所和BAT这样的大型互联网公司,并且只应用于高价值数据协作上。

“如果可信计算只用于高价值数据这一个场景的话,这项技术是没有未来的。而我们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将这项技术商业化,使其成为一个普适应用。”秉着这一初心,冲量网络在完成种子轮融资后不久便落地了区块链可信计算的首个商业应用——联合征信。基于区块链可信计算技术,冲量网络实现了征信领域的数据协作问题,同时又能够保护数据安全。该解决方案已成为区块链可信计算的标杆应用之一。

发力可信计算,为算力基础设施保驾护航

新基建主要覆盖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三个层面。

而可信计算有助于解决新基建与城市化、智能化、智慧化数字经济之间必须要解决链接和信任问题。另外,场景选择、顶层设计以及如何与其他技术配合,是可信计算结合区块链技术在新基建春风下大规模落地的关键。

邓海南在接受猎云网采访时表示,区块链技术已经有多年的发展迭代,但在应用落地方面,主要在金融领域有成功案例,其他领域的应用场景并不多。随着区块链技术被纳入新基建领域,区块链技术也有了更多的应用场景和更大的产业规模。

目前,大部分从业者更多停留在区块链技术本身的探索,但缺乏商业逻辑的支撑。因而,从商业视角研究,才能激发区块链技术更多的落地场景。而在眼下,区块链技术+可信计算在企业联合风控、联合营销、跨行业跨机构数据协作等方面将有较好的落地场景,为算力基础设施保驾护航。

以“跨机构可信数据协作”应用场景为例,目前面临数据计算的过程较为复杂、需要使用机器学习等算法、各业务参与方缺乏互信等“痛点”。通过区块链可信计算的应用,在任务发起方层面,保障数据计算的参数无篡改、过程可追溯、结果可衡量,获得业务所需的有价值数据;在数据提供方层面,保护数据隐私和安全,获得新的数据利用价值;在平台运营方层面,保障源数据隐私,安全和可计算性,获得相应技术分成。

值得注意的是,数据协同亦是权威专家关注的问题。此前,浙江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区块链技术实际上还处在技术研究阶段,离大规模的实际应用还有相当长的距离。区块链在大规模组网、链上链下数据协同等多个方面的核心技术还需要突破。他说:“区块链有一个特点,节点数越高、越多,性能下降会特别快,指数型的下降,所以网络技术没有突破,区块链系统的性能很难提升,区块链大规模的组网技术也待突破。”

未来持续深耕,“新基建”生机无限

上述企业的探索仅是行业发展的缩影,在新基建的助力下,整个区块链市场红利也进一步释放。

中金公司预计,2020年“新基建”投资规模将超1万亿元,乐观估计约为1.8万亿元。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后续“新基建”提档加速,区块链行业将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IDC预计,到2023年中国区块链市场支出规模将达到17.2亿美元。

面对巨大的市场规模,选择一条正确的区块链商业化路径至关重要。“很多从业者希望将商业做到链上,但这种期待过于理想化。区块链真正的产业路线,需要与其他技术结合,才能做到‘让区块链适应商业’,而不是‘让商业适应区块链’。”在冲量网络方面看来,区块链技术并非能够“包打天下”,必须与其他技术协同配合,才能有找到较好的落地场景和商业机会。

此前,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区块链白皮书(2019)》显示,区块链技术融合问题仍有待探究。区块链的关键词是“平台”。发挥区块链的作用,需要充分发挥其平台功能。如何将区块链技术与如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其他新兴技术相结合,最大化发挥其效能,仍是需要探讨的问题。

冲量网络方面认为,区块链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基础设施,若想真正形成网络效应,关键在于实现技术通用、建立标准、以及技术的互联和融合。其中,大数据、人工智能、5G这些新技术的融合尤为关键。产业区块链是未来国内区块链最大的落地方向,如何在不同的产业领域里,如航空、物流、金融、医疗等领域真正用区块链改造产业底层,并通过可信计算技术进一步实现产业的互联互通,对中国未来的产业基础和产业优势有重要的集成作用。

直面未来,冲量网络将在新基建的建设中扮演技术输出者、场景建设者的角色。持续深耕行业,通过汇聚多样化的可信计算资源建立全球最大的可信算力网络,在支持商业的数据联合计算、多方数据建模、链外可信存储、可信供应链金融、可信跨链服务等场景的分布式计算方面创造价值。

  • 相关专题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也不承认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operations@xinnet.com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免费咨询获取折扣

Loading